給家長的話- 更了解鈴木教學法

〔ENVIRONMENT 環境的重要性〕

我們應該致力創造可以培養兒童心中渴望學習,能激發去喜愛音樂的環境,讓他們以輕鬆、不自覺的態度來學習

-聽音樂 (背景音樂,非常輕聲,每天在家不停播,搭車、吃飯、玩玩具、沖涼時聽)
-絶對不用坐定定的聽,這樣反而會產生抗拒,厭惡感
-suzuki cd
-Spotify (follow : 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…/…/playlist/4DimgzEvbRiQm6bIX7rBfn)
-定期與學生去聽音樂會
-多觀察有助小朋友及家長學習,故課堂可能有其他家長及學生在旁觀課, 亦鼓勵到其他學生的課觀課。特別是如有弟妹,Ms Melody 極鼓勵弟妹安靜地在旁觀課(可先與弟妹約定要保持安靜,並安排靜態活動如畫畫,看書)

 

〔學習初期〕

・小朋友透過感官,而非用理智來學習。就像他們會用非常自然的方式學行路/說話
・純用耳朵學習、模仿、發展耳朵、身體的運用 而不用經過思考
・最初找音的階段不靠solfege (do re me…) 、不靠音名(CDE…)、不靠手指位,不要刻意作出詳細解釋,只需在旁輕聲唱 “lalala” 給他們或聽cd。把音樂內化後才告知所學的是甚麼
・就像學語言一樣,我們先靠聽—> 模仿學講—> 看文字 (樂譜) —> 學grammer (樂理)

〔累積學習〕

小朋友喜歡做他已能做到的事,所以我們每堂都會由twinkle 開始,讓他們籍著經常練習,所知的東西來發展更深度的能力
而book 1 更是為之後彈奏的歌打下重要基礎

〔給小朋友時間去嘗試〕

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學習時間表,給時間予小朋友吸收,嘗試。不要急不及待把答案告知,可能初期學習會快一點,但久而久之他知道再不需要自己尋找,記憶,因為永遠都有人在旁邊告知要怎樣做
假設我們想種花,我們不能因想花快些生長要用力拉它,只能仔細觀察,悉心照料,確保它生長的環境是最好的,然後等它自然生長

〔有關練習〕

・練習為每天要做的平常事,而不是額外要做的一件事。所以不用請求,懲罰。只要從一開始就培養好每天都接觸鋼琴/音樂的習慣,你之後的學習之路會容易很多
・家長在家的角色 : 與孩子是“team work” 而非 “home teacher” 。小朋友實在不需要太多老師,他們需要的是拍檔,每天一起玩耍,一起練習,一起經歷的好拍檔。老師威嚴的形象留給我吧  
・quality practice 重要過 quantity practice
・每次練習都是從第一首開始練,緊記每首歌的練習重點。累積學習能令之後的歌更容易彈
・必須跟從正確的手指位,建立好不同音型的手指應用。之後所學歌曲的指法,手勢,演奏法等等都與 book 1 所學的有重大關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bloggers like this:
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